English

时书的浅俗

●城南夜话
1998-09-09 来源:生活时报 曾颖 我有话说

时下,杂志配上光盘或VCD片,越来越像电视;而电视节目五花八门,越来越像杂志。而报纸,越办越厚图文并茂越来越像书刊;而书籍,越来越赶时效,性质越来越像报纸。各种媒体的经营者们,在“围城”效应的驱使下,一步步走向互融互化的道路。应该说,这是90年代文化的一个新走向。既是新走向,必有其存在的环境和价值使然,本无可厚非,但对于书籍的时效化倾向,笔者却有一些不同看法,从根本上说,这是出版界进入功利误区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。

在戴安娜王妃死去的第七天,精装版《戴安娜传》及其他十几种书隆重上市;马俊仁及马家军的事儿,被出版界今天一个正炒明天一个反炒。“世界杯”开战前的大规模“世界杯”热以及其结束之后13天有关世界杯的书籍和VCD光盘全面出笼。某一个歌星唱了一首红歌,马上自传便出台;某一个大款,也不管钻了什么空子一夜暴发,马上就出传记还附录什么发财秘籍。

笔者并非反对出版界出贴近时代的书。但作为一个读书人,一个书籍购买者,我们更多的是渴望能从书中读到一些真正有见地的隽永东西,而不是浮光掠影的表面现象描述,这方面显然不是书籍的强项,看电视报纸新闻或英特网上的信息显然比书籍来得快且直观得多。

90年代,以著书藏之于名山为理想的著作者已经变得比较少了。在越来越讲究实效的功利气氛中,大规模时书的出版,是浮躁的文化气质决定的。真正的读书人,除了掖紧自己的腰包,拒绝买之外,还有什么办法呢?谁愿意像个傻老帽似的把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变成一堆垃圾呢?笔者书柜里就有几本,至今已成为本人的一个负担,扔之怕污染环境,留之怕友人讥笑,只好存于柜底,权作时书之反面教材罢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